根據原料與煤粉的化驗分析結果,并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進行分析,造成吉林建龍燃煤回轉窯結圈的主要原因如下:
(一)煤粉灰分影響
依據回轉窯生產工藝需求,需要對各類煤粉進行混合使用,噴吹煙煤與噴吹貧廋煤按3:2比例進行混合,混合后煤粉可滿足生產需求。但煤粉混合后灰分指標呈增加趨勢,增加量超過5%,煤粉灰分增加,煅燒過程易產生液相。
通過對煤粉灰分成分進行檢驗,混合后煤粉灰分CaO含量較高,因為煤磨機采用回轉窯尾氣進行烘干,為保證烘干氣體溫度,烘干氣體未經過除塵系統,氣體內含石灰粉塵,在磨機運轉過程中導致混合煤粉灰分增加,同時灰分中 CaO 含量升高。由于灰分中CaO含量增加,導致灰熔點降低,石灰煅燒過程液相量增加,增加回轉窯結圈趨勢。
(二)噴煤量控制不穩定
回轉窯噴煤系統由煤粉倉來料,采用螺旋喂料機給料,再由風機送入回轉窯。由于螺旋給料機量控制精度有限,導致窯頭出現脈沖火焰,風煤反應不平穩,時常還會出現燃燒不完全,未燃燒完全的碳粒子隨灰分沉積進入物料底層,含碳顆粒繼續在窯皮附近燃燒,造成窯皮附近的溫度升高,增加窯皮附近液相量的產生,從而造成結圈層增加。
(三)煤粉細度與水分度影響
煤粉細度和水分也會對窯圈的形成造成影響。細度過粗會造成煤粉燃燒緩慢甚至燃燒不完全,從而導致窯內產生過量CO等還原性物質,會促進窯圈生成物的形成。水分過高不但會增加熱耗,還會造成煤粉燃燒緩慢,造成煅燒還原氣氛過濃。煤粉的灰熔點也會對結圈造成積極的影響,灰熔點越低的煤轉變為液相的溫度也會越低,更容易形成液相狀態。
(四)煅燒溫度影響
隨煅燒溫度提高石灰石煅燒產物的活性隨煅燒溫度提高呈現先升高,后降低的趨勢,煅燒溫度達到1050℃活度達到最高點,煅燒溫度繼續升高,窯內液相量增加,回轉窯結圈呈增加趨勢。
(五)原礦沉泥含量過多
由于我公司無洗礦工藝,上料過程通過篩分可將部分塵泥篩除,但雨雪天氣時,原礦表面粘附的沉泥無法篩分脫落,隨原礦進入窯內,而塵泥的主要成分為 SiO2,其次是 Al2O3、 Fe2O3,這些成分對煅燒過程和結圈有大影響。
(六)石灰石來源廣指標波動大
由于我公司石灰石為兩家礦山供應,由于石灰石含量不同影響,石灰石分解溫度存在差異,煅燒過程分解溫度低的石灰石優先分解,并在分解過程粉化而進入物料下部,與窯皮附近的液相混合后而形成結圈層。
更多關于回轉窯的知識請登錄:http://m.anthonydownsraces.com/